变通能力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财经作家吴晓波以其著作《大败局》《激荡三十年》闻名。2008年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,“第一财经”计划将吴晓波的书《激荡三十年》拍摄成纪录片。为保证拍摄的成功,节目组请了一
财经作家吴晓波以其著作《大败局》《激荡三十年》闻名。2008年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,“第一财经”计划将吴晓波的书《激荡三十年》拍摄成纪录片。为保证拍摄的成功,节目组请了一位曾经在央视工作过的人来做策划,这个人的名字叫罗振宇。
那是吴晓波和罗振宇第一次接触。当时已经成名的吴晓波,对眼前这个胖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,而接下来发生的事,则让他对罗振宇另眼相看。
纪录片准备拍30集,但预算只有300万元,需要在4个月内拍完。
第一次策划会大家就傻了眼,因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且不说那少得可怜的预算,也不说如此短暂的时间,最难的部分在于对《激荡三十年》中人物的采访。
要知道这本书写的都是中国当代知名的企业家、政治家、经济学家,无一不显赫、鲜亮。想要在3个月的时间里全部预约、采访—哪怕是完成一半的任务,几乎也没有可能。整个团队陷入绝望之中。
昏暗的会议室中,罗振宇晃了晃脑袋,缓缓说道:“为什么非要采访当事人?不能采访旁观者吗?”
大家一时有点儿蒙,罗振宇清了清嗓子接着说:“书中的当事人,我们一个也不请,只做外围采访。比如,张瑞敏不是砸冰箱嘛,我们不用采访他本人,而是把第一个报道他砸冰箱的记者找过来。”
大家顿时呆住,因为这个建议太特别,最后效果如何谁都没把握。但是仔细一想,这似乎是唯一可行之路。
于是,节目组马上行动,在两个多月里找到了将近300个与当事人相关的对象,进行集中式访谈。
《激荡三十年》中的知名人物一位也没有出现,即便有机会采访到,也被团队有意绕过。
最后,拍摄顺利完成,效果如何呢?31集财经纪录片《激荡:1978—2008》在东方卫视播出后,捧回了该年度国内几乎所有的新闻纪录片大奖。
事后,吴晓波评论“罗胖”这个神来之笔时说:“这真是一个天才的‘方法论上的革命’,它把拦在眼前的难题都变成了马其诺防线,一旦绕开,豁然一马平川。”
我对罗振宇的这段往事很有感触,因为现实就是这样,你想做成任何事情,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完美时刻,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瑕疵,不是资源不足,就是时间不够,或者是难度太大。这些“拦路虎”会让你丧失实现目标的决心,对所有困难都束手无策。
而能成大事者,大都不会与“拦路虎”撞个头破血流,而是懂得绕开,寻找另一条道路抵达终点。
因此,那些站在事业巅峰的人,固然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,但他们有一个共性我们不能忽略:都拥有极强的变通能力。
现在是一个创造新概念的时代,我们已经有了智商、情商、抗挫商、认知商……我觉得再来个“变通商”也未尝不可。
跳出“格式化认知”
先说说什么是“格式化认知”。简单说,就是对事物抱有一个固有的看法,在你的意识中,这件事就该这样做,没有其他的可能性。
吴晓波这一组人马都陷入了格式化认知之中,认为既然是拍纪录片,理所当然要拍当事人。而此时的“罗胖”却在自问:“为什么一定要拍当事人?有没有其他办法?”因此,他的大脑袋犹如被闪电吻过,新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。
如果你说这完全是“罗胖”的灵光乍现,我不太同意。以我的经验,这就是一种能力,可以反复倚仗。
我曾经的下属傅冬,现在已是500强企业的高管,他是我带过的下属中成长最快的一个。
当年,我总共招了十几名管培生,傅冬是其中之一,绰号“小神仙”。
有一次,我拿到一本《行业年鉴》,有800多页,像书一样装订得结结实实,厚厚的一本。我让一位管培生拿去复印,于是他就站在复印机边一页一页复印,整整一上午才复印了200页。
我觉得应该有更好的办法,但忙于别的事,也没空操心。中午吃饭时,傅冬主动说他可以复印得快一点儿,我便让他接手。
没多久,他果然办妥,还分享了方法:很简单,他把《行业年鉴》拿到公司楼下的照相馆,用裁纸刀切掉了“书脊”,这样《行业年鉴》就变成了散装的,然后用复印机的自动送纸功能复印,很快就搞定了。
这还没完,他还把《行业年鉴》重新装订了一下,虽然比原来的尺寸小了点儿,但并没有任何影响。
你看,把“书脊”裁掉挺简单的,对吧?但是,那道“书脊”对于很多人的心智而言,就是高高的城墙,让他们陷入格式化认知中,认为那本厚厚的《行业年鉴》,就应该一页一页复印,而放弃了其他的可能。
文章来源:《新财经》 网址: http://www.xcjbjb.cn/qikandaodu/2020/1005/350.html